#派信箱【寫給被覺得是 #政治冷感 的你】📭
嘿,在滑過這封信之前,給我三分鐘的時間就好。
標題的「政治冷感」讓你覺得刺眼嗎?對不起,我是故意的,只是想讓你停下來而已...現在請給我一點點時間解釋。
我猜...你應該看過很多「熱衷政治」的朋友分享一些慷慨激昂的論調吧。別擔心,我不會重複那些東西。
你或許覺得那些話都無法解釋你的疑問?比方說,上街頭為香港發聲能讓中國政府改變做法嗎?在白宮的網站上連署承認台灣是國家,真的能改變什麼嗎?甚至,#回家投票,然後呢?總統候選人沒一個喜歡,立委又不認識半個人,有什麼差?就算投票了,又沒辦法持續監督他們,有什麼用?
又或者,你的生活非常忙碌,休息時間就是想追劇、打遊戲或單純放空,不太想花時間看這些紛擾的時事。而身邊總是有些人,動態牆上十之八九都在聊政治,你看都不看就滑了過去,因為太遙遠,又太傷神了...
說到這邊,我希望我有稍微貼近你的想法。
我不敢保證能一次解答你所有的疑問,不過讓我換個方式說說看。我想跟你分享一個與你相反,被視為「#政治熱衷」的人,是怎麼開始關心政治的。
對那些人來說,政治不只是政黨和選舉,而是他們在乎的議題被哪些人怎麼討論、怎麼實踐。表面上他們在討論政治人物的是非,但實際上,他們更關心的是那些事情將如何影響自己的生活,還有他們所關心、所在乎的人事物。
至於你提到的效用問題...在臉書上分享文章、連署,甚至站上街頭,當然不一定能直接改變什麼。但他們做的這些事是一種表態,也是一種選擇。
他們相信自己「在生活中的每一個小選擇」,都會間接影響並累積成為「未來所想要的生活樣貌」。
#甘地 說: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。而今天寫信和你說說話,就是我想做的改變之一。
如果能讓你知道有一群人正努力著,當有一天,我們能有這樣的機會理性溫和對話,也許我就間接改變些什麼了。
謝謝你借給我三分鐘的時間,我希望我們的距離更近了一些。如果沒有,希望你能留言告訴我,或者私下告訴我你怎麼想。
我希望還會有下一次跟你說話的機會,晚安囉:)
====
🔖 不管你被貼上的是「政治熱衷」還是「政治冷感」的標籤,那都不該成為彼此對話的阻礙。
反而,問問對方「為什麼覺得自己是政治熱衷/冷感的?」是個開啟話題的方法,也讓彼此有機會瞭解 #標籤 背後的「人」的真實想法。不聊,永遠不會知道,對吧!
歡迎在下方 tag 或直接把信分享給你的朋友囉~
(跟對方說,這裡有一封真摯的信要給你❤️